你的位置:分屏app软件哪个好 > 新闻动态 > 亲美梦碎,马科斯要抱中国大腿?给他一个重新再来的机会?
亲美梦碎,马科斯要抱中国大腿?给他一个重新再来的机会?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0:27 点击次数:71
近日,菲律宾多地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,包括首都马尼拉在内的二十多个城市都出现了示威人群。起因是一起涉及官商勾结的重大腐败丑闻被曝光,其中牵涉到总统马科斯的表弟、众议院议长罗穆亚尔德斯以及多名议员。这一消息点燃了民众长期积压的不满,最终演变成全国范围的动荡局势,甚至造成至少一人死亡。
骚乱升级
抗议从 9 月 21 日开始迅速蔓延。仅在马尼拉,就有超过 15 万人聚集,高喊“马科斯下台”“追回公款”的口号,总统府外甚至爆发燃烧瓶攻击和激烈冲突。警方动用催泪瓦斯和高压水枪驱散人群,造成 93 名警员受伤、200 多人被捕。抗议之所以愈演愈烈,是因为民众早已对腐败现象忍无可忍。审计部门揭露,2023 至 2025 年间,本应用于防洪工程的资金被挪用和侵吞,损失高达 180 亿美元。许多项目要么是“幽灵工程”,要么质量严重不达标。讽刺的是,当台风“韦帕”袭来时,那些声称完工的防洪设施几乎形同虚设,加深了民众的愤怒。
展开剩余79%政府应对引发反弹
面对压力,马科斯政府一方面宣布成立调查委员会、暂停防洪资金,试图平息舆论;另一方面却调动 15 万士兵进驻首都,并配合军方演习加强管控。这样的做法被批评为“治标不治本”,反而让外界觉得政府只会以暴制暴。民意调查显示,马科斯支持率大幅下滑,有分析认为他可能重蹈其父亲的覆辙——因失去民心而被迫下台。
对华“示好”:危机中的公关
在国内骚乱和南海紧张局势的双重压力下,马科斯开始释放对华善意。9 月 25 日,他会见即将离任的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,承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,并愿通过对话解决南海争端。这一表态与几个月前的强硬态度截然不同。此前,他允许美军在菲部署反舰导弹,纵容海警船与中方发生冲突,甚至公开声称“台海有事,菲律宾不会旁观”。
这一转变背后原因明显。首先,中方在南海采取的反制措施令菲方频频受挫,包括在黄岩岛设立自然保护区、强化对仁爱礁管控以及水炮驱离菲船只。其次,美国让马科斯失望透顶。他原本指望靠亲美换来军援和优惠政策,却遭遇 19% 高关税,关键时刻更未得到援手;反观杜特尔特时期,中国曾提供大量基建投资和灾后援助,帮助经济发展。对比之下,马科斯意识到一味对抗中国只会让菲律宾陷入孤立。
美国靠不住的现实
马科斯最初幻想菲律宾能成为“亚洲版乌克兰”,借配合美国“印太战略”换取政治资本。但现实冷酷:美国对菲出口征收重税,打击其电子和农业产业,而美国产品却零关税涌入,冲击本地经济。在安全层面,美国口头支持不断,却鲜有实际行动。当菲律宾面临骚乱和台风灾情时,美国既无援助,也无慰问,这让马科斯彻底看清,美国只是把菲律宾当作牵制中国的棋子。
中国的态度:谨慎观察
对于马科斯的转向,中国保持理性。黄溪连大使在会面中既肯定了他的积极表态,又提醒他“南海问题不应定义中菲关系”,并强调在台湾问题上要言而有信。中方的回应可谓“既给台阶,又划红线”。事实上,中国一直主张“以和为贵”,但前提是对方尊重核心利益。杜特尔特时期中菲能实现“破冰”,正是因为双方选择搁置争议、推动合作;而马科斯上台后的挑衅政策,却破坏了这种良好局面。如今他想修补关系,中国会观察其行动是否匹配承诺。
结语
马科斯从“亲美”到“对华示好”,本质上是菲律宾在国际格局压力下的一次被动调整。这能否成功,取决于他是否愿意摆脱美国的束缚,把握中国发展机遇。对中国而言,给菲律宾机会并非不可能,但关键是看其是否以实际行动展现诚意。在国际关系中,口头承诺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能否真正做到“相向而行”。唯有坚持互相尊重、平等合作,中菲关系才可能迎来新的转机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相关资讯
